孩子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你想的和我理解的不一样,信谁?
每个孩子从生下来,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经历流鼻涕,咳嗽,发烧,呕吐,拉肚子,这些最基本的煅炼。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就被摘除扁桃体。可是,扁桃体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属于身体对外来侵略者的第一道防线,是人体大脑的门卫。
扁桃体发炎、红肿是因为有入侵的细菌和病毒进入,它拦着不让进,在扁桃体这个地方打起仗,形成了炎症。身体为了支持扁桃体,调度更多的血液支持扁桃体,扁桃体才出现红肿充血的症状。
切除扁桃体很简单,但细菌病毒就会大摇大摆的进入大脑。再也没有扁桃体炎了,但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健康了,而是将面临更大的隐藏的危险。
没有扁桃体,细菌进入大脑,人体就没有了反应。大脑什么时候发炎,毫无知觉。终有一天,查出急性脑膜炎,脑瘤,这是扁桃体切除者相对易得的疾病。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心态,一定要相信:
身体对这个孩子的爱护只会比父母更加的全心全意。身体永远不会伤害这个生命,所有的反应,疾病症状都是为了保护这个生命。因为它们共存亡!
孩子在小的时候生病是一种常态,如果小时候婴幼儿时期很少生病,那他长大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孩子如果在小的时候不生病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
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健康的胎儿,没有教授、没有医生任何的帮助。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都存有大自然几亿年的DNA的记忆。
孩子生病不外乎流鼻涕,咳嗽,吐痰,咽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以及上吐下泻,等消化道问题。
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内脏都是发育完善的。但这个DNA为什么偏偏让孩子的呼吸道与消化道没有发育完善呢?
这个必须从人体的免疫器官说起。我们的免疫器官比如胸腺,扁桃体,都是在童年时期份量最重,功能最活跃的时期。也就是说,婴儿儿童时期是一生当中免疫能力最强的时期。
免疫力最强的时候为什么最容易生病呢?懂了,你会惊叹生命是如此的奇妙!
在免疫系统中有一种细胞叫T细胞。这个T细胞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免疫系统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T细胞可以产生免疫记忆!也就是说,有一种病菌进入身体,免疫系统与病菌作战的过程中,T细胞会形成免疫记忆。在生命的任何时候,再次有这种病菌入侵,免疫系统会立刻干掉病菌。
这也是免疫系统保护自身的重要防线。但T细胞在血液中循环,如何能接触到外界的致病菌呢?不接触,这个免疫记忆功能就无法形成。
在10岁以前,孩子的免疫系统发育是最快速的,10岁以后开始下降。
如果要煅炼孩子强大的免疫记忆功能,身体就必须接触病原体!如果没有形成免疫记忆,身体会反复的接触病原体来完成这个过程。
所以,孩子生病是一件好事情(当然孩子生病,家长的处理方式很关键,我们之后会分享,比如发烧的处理)。
所以,孩子生下来,呼吸道、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就是为了形成免疫系统形成免疫记忆功能。
让体内的淋巴T细胞有机会接触病原体,得到煅炼,形成强大的免疫记忆。关键是,在孩子的免疫力煅炼过程中,父母应该学会一些措施去帮助孩子的免疫力战胜病原体。
每一个父母都应该,了解一下身体的语言。
㗋咙肿痛,这是病原体与免疫细胞在这里打仗的表现。喉咙不适,代表有致病菌入侵,在门口被挡住了。
发烧,意味着致病菌已经攻破城池进入身体内部,身体不得已调高体温到38-39甚至是40度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与攻击。
身体有层层防线防卫的,当致病菌刚刚进入口腔或鼻腔,会打喷嚏。打喷嚏是需要身体花费很大的能量的,目的就是将致病菌喷出体外。
如果还有致病菌残留并进入,此时,孩子会流鼻涕了。流鼻涕不是病,是孩子的身体用粘液包裹致病菌排出体外!
有些家长会赶紧喂药,不让孩子流鼻涕。这个药伤害孩子弱小的肠胃,肝脏,肾脏。
很多家长不明白,是孩子的肠胃肝肾重要,还是不流鼻涕重要?
流鼻涕流就流呗,增加孩子的营养,增强孩子的体质,孩子的免疫细胞就消灭它了嘛!!!
家长这样爱孩子,其实是孩子的负累。每次孩子生病去医院,用各种手段好了,过二十天,身体又要去煅炼免疫系统,又被送往医院治疗,又将免疫功能压制,让孩子的免疫功能始终无法得到煅炼与成长!导致孩子的体质弱,免疫系统功能也弱,动不动就生病。这是恶性循环。
家长抱怨孩子不让人省心,可悲的是,是家长一手摧毁了孩子的免疫功能,造成孩子的免疫力低下!
家长不允许孩子流鼻涕,不允许孩子咳嗽,不允许孩子发烧,用药到最后,形成慢性咽炎,鼻炎,支气管炎,甚至哮喘。毫不客气的说,这是用消炎药,退烧,等错误医疗的后遗症。
没有错误医疗的支持,致病菌很难通过打喷涕,流鼻涕,咳嗽,发烧,层层关卡,最后在身体内部驻扎营地,形成各种炎症。
当然,这些内容,不是说,当孩子出现各种疾病的症状时,家长可以不作为,而是,需要做一些对的事情才能让孩子的身体,让免疫系统很好地战胜致病菌。
投稿:请发ruomao#hotmail.com(#换成@)
删稿:本站部分内容为会员转载,如需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养生从当下开始!不论你是30岁,还是60岁...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