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文医生被害案让人心痛、悲伤与愤怒……极端的患方家属因治疗无法达到预期而杀害医生,在这丧失理性的行为背后,我们不禁想问,患者家属因何会对医院和医生产生这样不合理的治疗预期?为什么无法接受95岁老人正常的生老病死?
很多时候,我们只接受疾病被治愈,却无法接受死亡。
但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它都不是万能的,很多疾病依然无法治愈或者存在一定的风险。有时医生竭尽全力,只能保证过程,却无法把控结果。我们经常忽视医学的局限性,不能坦然地接受生老病死。
或许,正确看待现代医学、正确面对疾病生死,在被治愈时心怀感激,在无法挽回时坦然接受,医患之间的关系将可以和谐共生。
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直面和科学看待死亡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探讨科学生死观的合理价值。
“你的死亡只此一次”---英国的“YODO”
“YODO”是“YOU ONLY DIE ONCE”的缩写,意为“你的死亡只此一次”。
设想一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你希望如何传递自己的珍贵物品?
你是否已经写好了遗嘱?
你是否预演过自己的葬礼?
你是否能从容应面对医疗危机甚至是死亡?
这些问题看似荒诞、令人生畏,但正因死亡只此一次,不要为时已晚时才追悔莫及。提前计划这些问题,不仅能减轻自己和家人的未来负担,同时也能将自己的价值观、精神、信仰以及珍贵的物品传递下去。
正如英国传奇的摇滚歌手大卫·鲍伊,他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仍从事音乐演出,在去世前两天仍向世人赠出他最后一张唱片,他也将自己的精神传达给家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离世。
“YODO”的精神核心,就在于激励人们用心为人生的终极结局做好准备,宽容而积极地度过生的每一天。
“临终准备活动”---日本的“终活”
“终活”是日本《周刊朝日》杂志2009年首创的词汇,意为生前为临终做好各种准备,减少去世后给家人带去的麻烦。不同于中国老人对死亡的忌惮,在日本这个话题普遍而流行。日本老人会为临终做准备积极,购买墓地、参观火葬场、学习如何写遗嘱、拍摄最自然的遗像照等等。
歌舞伎演员市川海老藏之妻、日本知名主持人小林麻央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选择用博客积极地记录自己与癌症抗争的经历,并在家中渡完余生。人生是只有一次的旅行,她这种积极对抗病魔,坦然面对死亡并认真讲述自己心路历程的方式感动和鼓舞了许多人,并让她作为日本首位女性入选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年度女性百人榜。
其实,“终活”的本质就是正视死亡,与上文提到的“YODO”非常相似,但在日本高龄化社会的背景、日本人不愿给人添麻烦的社会观念下,“终活”的风靡又增添了些许现实色彩,如老人们为了在去世后不给家人带去困扰而整理自己繁杂的个人物品,避免出现独死家中而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等。
“直面死亡,才能更好生存”---生死观教育的必要
谈论死亡并不颓丧,相反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更加珍视身边的真情……我们能够从中学到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对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恩。
我们所接触的教育中,似乎缺少生死观教育这一节课。但无论我们是否谈论死亡,它都会不期而至,甚至突然造访,我们无从回避。或许只有从容面对它,才能找到直面它的正确方式。
我们将自己对死亡的真实意愿告诉家人、朋友、医生,他们才能够了解我们,更好地帮助我们,按照我们的意愿走向那终将到来的节点。美国的“生前预嘱”(Living Will)制度,被称为对医生的指示或预先指示,是人们在健康或意识清楚时事先签署的,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护理的指示文件。
提前告知家人和医生“我需要什么医疗服务”、“我是否希望使用生命支持治疗”、“我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我想让我的家人和朋友知道什么”、“我希望谁帮助我”……如果没有表达这些意愿,家人和医生只能根据各自的理解和猜测,选择治疗亦或是不治疗、保守治疗亦或是积极治疗。
很多时候,家人和家人之间,家人和医生之间,因为不知道患者的真实想法,陷入不一致的判断标准导致纠纷,甚至造成恶性事件。提前选择自己希望的临终方式,无论是对医生还是对家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体现。生前预嘱让我们有权利和能力去实现我们的意愿,在面对生死时更有尊严。
对医生而言,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才能真正理解“偶尔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面对可以治愈的疾病尽全力去救治,面对无法治愈的患者用心去呵护。对患者和家属而言,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正确看待并接受死亡,降低对医院和医生的过高预期,才能更多的包容医生,减少误解和纷争。如此,医患双方亦或能真正和谐吧。
撰稿人:孙月 魏旻
投稿:请发ruomao#hotmail.com(#换成@)
删稿:本站部分内容为会员转载,如需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养生从当下开始!不论你是30岁,还是60岁...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