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栽培大豆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作为最早研发、生产豆制品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各种豆类创造了许多影响深远且广为流传的豆制品,豆腐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古时,豆腐就极具盛名,是我国的国粹。据传,豆腐是我国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时至今日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豆腐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豆制品,深受我国人民、周边各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并享有“植物肉”的美称。
近日,一项发表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的新研究为豆腐爱好者带来了福音:常吃豆腐等富含异黄酮的食物,或可降低冠心病风险。
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攀升,冠心病死亡率高居不下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工作节奏加快、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患病人数高达2.9亿,即每5个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疾病患者。而在患病人群中,脑卒中患者约有1300万,冠心病患者约有1100万,且每年由于冠心病导致的死亡约占心脏疾病患者死亡总数的80%。
由此可见,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冠心病死亡人数远高于其他心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冠心病死亡率排在第二位,而在我国冠心病死亡率则更高。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冠心病死亡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农村地区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到2015年已略高于城市水平,且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2002—2016年中国城乡地区冠心病死亡率变化趋势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供应心脏营养的血管(冠状动脉)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虽然冠心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也有着年轻化的趋势。
因此,防治冠心病至关重要。先前的研究表明,豆制品的摄入对于预防冠心病有益,但由于之后各项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导致其一直处于争议状态。2020年3月23日,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的最新研究表明,多摄入富含异黄酮的大豆制品(如豆腐)能够减轻罹患冠心病的风险[1]。
Circulation:多吃豆腐或可降低冠心病风险
这项研究纳入了来自护士健康研究(NHS)中的74,241名30~55岁的女性,NHSII中的94,233名25~42岁的女性和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中的42,226名40~75岁的男性,参与者在基线时均无心血管病和癌症。此外,参与者的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和病史信息每2~4年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一次,以评估异黄酮和大豆食品的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
在研究人员随访期间,共发生了8359例冠心病事件(致死性冠心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其中,NHS有 3508例、NHSII有665例、HPFS有4186例。经多变量调整分析后,发现异黄酮的摄入与冠心病风险成反比,其中,异黄酮摄入量最多的一组,冠心病风险下降了13%(HR=0.87;95%CI:0.81-0.94;P=0.008)。
与此同时,豆腐摄入量与冠心病风险也呈负相关。与每个月不吃豆腐的人相比,每月食用豆腐≥1次的参与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2%(HR=0.88;95%CI:0.69-1.11;P=0.41),每周食用豆腐≥1次的参与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降低了18%(HR=0.82;95%CI:0.70-0.95;P=0.005)。但是,豆奶的摄入却与冠心病风险无显著关系。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与男性相比,食用豆腐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女性群体中,尤其是在绝经前的年轻女性和未使用激素的绝经后女性中更加明显,具体为:每周吃豆腐超过150g与冠心病发病风险下降50%有关(来自NHSII研究的数据)。
结果显示,在这3个随访超过20万人的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前瞻性队列中,异黄酮摄入量越高,患冠心病的风险就越低。而豆腐的食用量也与冠心病的风险显著负相关。在女性中,绝经前的年轻女性和未使用激素治疗的绝经后女性,豆腐与冠心病的负相关性更明显。
虽然,这项新的研究证实富含异黄酮的食物(如豆腐)或可以降低冠心病风险,但并未证实二者间的因果关系,未来仍需要有力证据来进一步证实。研究人员Qi Sun也表示,“从任何层面来说,我们都不认为豆腐是一种‘神奇的食品’,饮食的整体健康才是关键。而豆腐作为一种健康的食品,可以将其作为预防冠心病的健康素食的一部分。”
其实,冠心病的发作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与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改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想要预防和稳定冠心病,就要从生活小细节开始做起,多加运动、戒烟少酒、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至关重要。
投稿:请发ruomao#hotmail.com(#换成@)
删稿:本站部分内容为会员转载,如需删除请发至编辑邮箱处理!
建议:本站是养生门户网,分享的产品大多是食品为主,不能代替药物。有一定的调理作用,但不保证每个人食用后有同样的效果。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如您有大病,建议您去看医生!我们理念是当下就要养生!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养生从当下开始!不论你是30岁,还是60岁...90岁